要改變人的行為
沒有單一原理能成就這件事
改變習慣是一個很關鍵的一個行動
轉換認知、習慣建立、結果就不一樣了
讓我們來看看
瘦很帥的文青學長、朗諾德
分享關於建立微習慣的分享
#聰明吃
#吃出自己的樣子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:
身份認同 →過程 →結果
去年,我再次花五個月減重10公斤。這次達標後,雖然還是短暫復胖,但很快就趨於平穩。追根究底,差別就在過程中養成的「聰明吃+運動」習慣,持續到現在。
當時減重教練小毛耳提面命:
「減脂是為了享用美食無負擔,知道怎麼控制,就可以擺脫每次都想吃又不敢吃的糾結,跳出減重 →復胖 →減重的壓力循環。」
減脂是階段性的成果,飲食均衡的健康人生才是核心。
通常,我們想要建立/戒除習慣,都是為了改變某些結果,例如過胖所以要減肥,花錢如流水所以要剁手(X)儲蓄(O)。這些結果多半與連結到設定的目標,而我們經常是從改變結果開始著手建立習慣。
然而,達成目標會讓你停下來,而不會改變你的行為模式。因此作者建議,要真正長期改變行為,順序應該從身份認同開始。
我要每個月讀三本書(X) →我要成為持續閱讀,並且學以致用的人(O)
我要跑完馬拉松(X) →我要成為跑者(O)
我要減重(X) →我要成為一個身體健康、身材勻稱的人(O)